陶陶领着几个孩子继续往前走,这一次却是漫无目的,在这附近瞎溜达。
不知道这会儿的四合院能不能买卖,陶陶心里也没底,只是来碰碰运气。
如果碰不到出售的院子,能租一个先住着也好。
这时候的四合院并没有很多年以后的红墙绿瓦,都是灰扑扑的颜色,给人一种陈旧之感。
走过几条小巷,看见有几处四合院的大门上贴着红纸,写着“此房出租”,却没看见一处有出售的字样。
陶陶也不着急,继续往前溜达。
又走了半个多小时,一座临街的四合院引起了陶陶的注意。
这座四合院比小巷子里的房子大了不是一点半点,一排院墙得有四五十米,东南角是广亮大门。暗红色的大门上朱漆剥落,可见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修葺过。
门上贴着巴掌宽的一小条红纸,上面是毛笔写的“出售”二字。
陶陶眼睛一亮,忙上前叩了几下门上的门环。
几个孩子都不知道她这是干啥,站在一旁也没敢询问。
过了一会儿,大门被缓缓打开。
一个满面愁容的男人站在门口,冷漠的问道:“嘛事儿?”
“同志您好,请问这套房子是要卖吗?”
男人听见陶陶的话,瞬间来了精神。但是仔细打量过陶陶跟她身后的那几个孩子,眉头又皱了起来。
他伸出一只手在陶陶眼前晃了一下,“万,不谈!”
陶陶点了点头,“可以,能进去看看吗?”
“最多进俩人!”
男人说完他后退了一步,让开门口。
春山赶忙快走了两步跟上陶陶。
这是一座二进的四合院,进门后走了二十几步是垂花门,过了垂花门才是正院。
院子里十分宽敞,中间还有一座小凉亭,摆有石桌石凳。北面有五间正房,东西两面各有三间房。
陶陶对这座四合院十分的满意,不仅够家里人住了,以后还可以把南面的四间倒座房打通做个小饭馆。
这几年酸菜厂的分红也攒了不少钱,买下这座四合院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陶陶回头跟男人说:“我很满意,请问什么时候可以交易?”
男人惊掉了下巴,张着嘴半天才说出来话。
“五万块钱,你确定要买?”
陶陶点了点头,“我确定啊。”
男人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,他想问你有五万块钱吗?又觉得问了也是废话,人家都说要买了。
陶陶微微一笑,“我们初来乍到,不知道这边买房的规矩,是不是要去一趟房管所啊?”
听见她这么说,男人刚放下的心又被提了起来,他斟酌着开口说道:“其实不用去房管所也行,咱们私下写个过户合同,我把地契给你们就完事儿。去房管所,事儿多不说,还得多交钱呢。”
“还是过户了才放心,多交的钱我们出吧。”
陶陶可不想贪小便宜吃大亏,买房子这么大的事,不经过房管所,她是不放心。
男人听她这么说也没再说什么,回屋里拿了几样东西,引着陶陶她们一行人去了附近的房管所。
说明来意之后,房管所的人也都被吓到了。一是震惊那家真把他们家的祖宅给卖了,二是惊讶买他家房子的竟然是这么平平无奇的妇人。
所长都亲自出来了,用眼睛来回打量着陶陶,“你是干什么的啊?”
陶陶也没有隐瞒,落落大方的说:“我们是东北溪县东孟家村来的,不知道您听说过陶李酸菜没有,那就是我腌的。”
“你是陶李酸菜厂的啊?你们那的酸菜我们这边都吃过!”
所长笑呵呵的请陶陶落座,但是接下来的话里话外都有些打探的意思。
陶陶把介绍信还有两个哥哥的烈士家属证放在桌子上,证实自己确实是余陶氏。
有了这些东西事情就好办了,所长连连点头说:“既然这钱的来源没有问题,那地契可以过户,房子可以交易。只是不知道你们清不清楚,过户是要交税的,这房子五万块钱,得交两千块钱的契税。”
“知道,税钱我交。”
陶陶说着从挎着的布兜子里拿出五捆大团结,这一捆就是十沓子,一万块钱整。又拿出来两沓递给所长。
所长见她拿出来这么多钱,心里也直犯嘀咕,不由得问道:“你们这是来首都做什么啊?”
陶陶四外圈看了一眼,靠近所长低声说:“我哥哥的战友在这边工作,听他说马上要恢复高考了,我这不带着儿子们过来学习考大学,以后也想在这里安家落户。”
所长立马就懂了,昨天报纸上刚出来消息,人家今天就到了,可见是上面有人啊。
接下来的手续办得很快,卖房的男人把地契交给陶陶,还有房管所出具的证明,那套二进四合院的户主,以后就是余陶氏了。
男人带着陶陶她们又回到那套四合院,各个房间里的东西所剩无几,都是一些搬不走卖不掉的实木家具。
他隐晦的提了一下想把这些家具留给她们,但是也不能白送。
最后谈妥二百块钱,他只带走衣服行李,剩下的都不带。
等男人一走,几个孩子才敢开口说话。
“娘,这个房子……以后就是咱们家了?”
春林都不敢相信,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,真的就变成了自己以后的家。
陶陶笑了起来,“是啊,这就是咱们家了?以后咱们一人住一间,这三间正房是我和甄珍香蒲的,剩下的随你们挑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